雷军说过的一句话:“创业,就是要做一头站在风口上的猪,风口站对了,猪也可以飞起来。” ,所以过去10个月,我们尝试了各种各样关于AI的项目,坚信自己就是那个站在风口上的猪。

创作灵感

自今年3月以来我们团队转型all in AI赛道已经有10个月了,眼看马上就到2024年了,有非常多的话想和大家分享,关于我们过去这段时间在AI创业上的经历,也算是对这段时间的一个反思和总结。

背景介绍

超空间AI初创团队,现成员4人。在差不多两年时间里,团队从成立初的3人发展到了60余人。直到今年3月我做个决定,决定将团队转型 all in AI赛道,导致的后果便是团队目前仅剩下了4人,4位在读大四本科生。

故事开始了

2022年初,在大二开始了我们的创业,当时开发了一款大学生跨校跨专业交流的社交平台超空间Space,累积用户5w+,虽然我们全心全力的在做好这个产品,但因为平台商业化的能力远远不及我们维护产品的成本,于是当时我们拓展了Tob的软件外包开发业务,从中试着去平衡我们的支出。一切也还勉勉强强,还是在为了活下来而活下来,团队不知不觉也来到了60人(都是在校生)。

决定转型 All in AI

其实早在去年11月chatgpt出现,我们就有开始探索大模型的应用,当时对大模型时代的到来充满兴奋和热情。(虽然没有身处在乔布斯的PC时代,但是那时就坚信自己是AI时代的乔布斯,坚信自己可以做出颠覆性的产品,哈哈~)

在研究了一段时间后,在今年3月我决定将团队转型 all in AI赛道。出于对LLM太兴奋&之前产品不足以有资金维护下去,当时我狠下心来做了个选择,把超空间Space的项目暂停了,同时也把所有辛辛苦苦积累的外包业务暂停了,全力投入AI。

于是不久后,现金流断了,团队开始气馁了。当时核心成员大多数都是马上大三结束,大四就可以选择出去实习了。他们大多只能在两个选项里选择,一个是继续留在团队,另一个是离开团队出去实习。所以,也就对应开头所说的,目前团队4人的来源。

10个月时间的AI尝试

在这10个月的时间里,我们在闲鱼接单AI写真、AI换装,打造AI女友等项目,运营过AI短视频,公众号,AI社群,小红书,B站,知识星球,搭建了chatgpt套壳小程序,AI工具集合库,Gpts集合网站,为知识博主开发数字人分身应用,和B端医美企业合作生成人像海报,小红书种草文案,以及医生知识库建立......‍

但以上项目基本都以失败告终。接下来我会逐个详细介绍每个项目到底是怎么失败的。


总结项目经验

第一阶段:用信息差或认知差做项目

由于前期大模型刚出来,我们要技术没技术,要资源没资源,直接进行开发项目条件是非常不成熟的。我们唯一能发挥的就是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学习能力,于是我们通过研究市面上流行的AI工具进行做项目。

  1. 图像和视频赛道

当时AIGC的概念很火,说白了就是AI创作,我们当时主要从图像和视频进行切入,通过对工具的了解和掌握来用信息差或认知差做项目。我们当时主要研究了Midjourney,stable diffusion ,heygen ,D-ID等图像视频创作工具,通过对这些工具的应用在闲鱼上接单,并且定期出相关教学内容进行公众号、视频号、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的运营。关于闲鱼接单,”制作AI女友“问的人比较多,但可能定价太贵,没有人愿意付费。倒是制作AI视频和AI图像接过几单,赚了不到100元。随着后来AI图像和视频创作工具正变得越来越流行,市场上已经有许多类似的服务和内容,我们没有做到我们的差异性,我们也就放弃了闲鱼接单的项目。

  1. 新媒体赛道

在新媒体运营这块,没有投流,偶尔几期流量较高,其他都是比较安静。可能需要更多创新的内容或独到的见解来吸引和保持观众的兴趣。还是要有足够的干货,除了干货之外,一些关于AI最新的工具评测或者资讯都会比较吸引人。

总结出了一些经验:

  1. 把握信息和认知差异的优势,利用对AI技术快速学习和信息获取来开展项目。
  2. 缺乏独特性和差异化可能会导致项目的竞争力不足。
  3. “制作AI女友”服务的定价问题突显了正确定价对于吸引顾客的重要性。价格应反映目标市场的支付能力和对产品或服务的价值认知。
  4. 在新媒体运营需要做到能够提供高质量、独特且吸引人的内容,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。

第二阶段:做套壳项目

这个阶段我们搭建了chatgpt套壳小程序,AI工具集合库,Gpts集合网站。由于chatgpt开放了API接口,我们主要是调用gpt接口进行开发包装,我们是开发的小程序,当时小程序还没有监管。上线不到两周,由于政策开始监管,我们只好强制下线了,这个项目宣告失败。于是我们开始整合相关市面上的AI工具,打造了一款AI集合库的小程序,上线后在几个群聊开始推广,这个项目流量还不错,但是后来服务器到期,忘记迁移数据,数据全没了,这个项目也就没有下文了。在到前段时间gpts很火,我们开发了一个集合Gpts的网站,由于开发周期过长,上线时已经出现很多集合Gpts的网站了,所以这个项目自然流量不高,我们也就没有继续运营了。

总结出了一些经验:

  1. 政策的变化导致项目下线,这提醒我们在技术领域要灵活应对外部环境变化。
  2. 因服务器到期和数据丢失而失败,在任何技术项目中,定期备份和灾难恢复计划都是至关重要的。
  3. Gpts集合网站由于开发周期过长而错过了市场良机,对于市场时机的把握需要与项目开发速度相匹配。

第三阶段:To b 场景业务探索

随着对大模型相关技术的不断积累,我们也逐渐掌握了相关框架技术,如开源模型chatglm部署微调,langchain,向量数据库等技术,我们开始探索To B业务场景。

  1. 知识博主数字分身

由于那段时间,我们也想通过AI认知差来进行知识付费,所以我们研究了大量的知识付费博主。但是知识博主的收费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实在太高了,而且发现其实博主的个人精力有限,无法对那么多粉丝进行一对一付费咨询。于是我们产生了打造数字分身的想法,通过对知识博主的文章、视频脚本作为数据集构建知识库,并进行语音克隆,个性语气微调,打造一个数字分身。当时我们在微博和抖音挨个私聊博主,但大家都觉得我们是骗子。直到后面终于找到一个博主有意向和我们合作,于是我们开始进行开发。周期大概花了2个多月,产品雏形出来了,但是博主后来拒绝为我们提供数据,并且由于AI算法备案迟迟不过,我们也无法进行公开上线,后来博主也没有继续联系了,这个项目也就暂停了。

  1. AI赋能医美行业

于是我们转到和医美公司关于AI的探索上,对方主要需求是想通过AI应用在广告宣传上,节省人力成本。主要是制作医美小红书种草文案,医生宣传海报,以及数字人视频。我们那段时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做这件事情,这些都制作出来了,但是效果一直得不到对方公司的认可。主要问题:文案还是太泛了,数据不够精确具体;海报也是不够真实,还会出现各种恐怖的效果;视频方面,肢体动作无法自然协调的实现。后来对方的技术团队已经研究出相关的技术方案了,所以这个项目也就失败了。

总结出的一些经验:

  1. 数据的重要性:在数字分身项目中缺乏博主提供的数据是一个主要的障碍,其实大模型的开发技术能力大家都可以搞,缺的是数据,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。
  2. 专业领域知识的重要性在撰写医美文案和制作宣传材料时,由于缺乏医美行业的专业知识,导致内容不够精准和专业。也验证了那一个经典的组合:技术专家+行业专家相结合。

第四阶段:打造AI原生应用

目前,我们正在打造相关的AI原生应用,具体结果还没有开始进行市场验证。简单的分享一下关于AI原生应用的一些思考。无论技术怎么发展,最终还是得回到人。正如乔布斯说的“人类是这个世界上变化的创造者和推动者。因此,人类应高于电脑系统和结构,而不是从属于后者。”。大模型的出现,相比与过去的AI算法和网络,本质上是更好的理解了人类,更好的与人进行了交互。一个是理解能力,一个是交互能力(agent)。我们便可以从大模型这两个能力进行切入,挖掘最佳的应用场景,最大化的发挥大模型的价值和作用,但是发挥这两个能力的前提是提不开人,还是得围绕着人进行开展,如何才能更好实现完美的个性化服务。总感觉在这个由数字构筑的时代,我们经常被困在屏幕和算法中,却忘记了最重要的元素———人的连接。

强调人类的创造力和连接:

我们目前的项目是HyperHub,是由AI 驱动的个性化精确匹配及线下Meeting日程智能匹配,实现了更快速、更高效的社交新方式。前段时间也很荣幸获得了黑客松最佳创意&最佳人气奖。我们打造的这个项目不仅是一个技术产品,还是一个由人的渴望和创造力驱动的平台。在HyperHub,我们提醒每个人,技术应该服务于人,而不是相反。人类在宇宙中的角色:“我们在这个宇宙中并非短暂过客,而是变革的推动者。HyperHub就是这样一个平台,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独特印记,无论是通过发现新朋友、探索未知的兴趣,还是在社交网络的新纪元中开启新的交流方式。”

以上就是关于2023AI探索上分享的一些经历,希望对你有所帮助!2024,让我们一起期待更精彩的故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