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 前言

如今一二级市场深陷资本寒冬,看不到尽头。创投圈从业人员纷纷把副业当主业,比如开始讲脱口秀,比如用调侃的口吻写类似《消失的投资人》的文章,亦或者《躲过了生物医药,终于还是栽在了新能源》。

有《消失的投资人》,当然也有《消失的创业公司》。2023年以来,美国一二级市场已经有数十家公司消失,其中不乏此前的融资明星公司。中国第一次硬科技寒冬下,创业公司如何自救,可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。

01 打造平台型公司?放弃这个想法吧

硬科技公司在跑通一个产品之前(即规模化销售),不应该铺开产品线。

有很多合理的因素(比如抬高估值),促使大多数创始人都热衷于打造一个平台型公司,用同一个技术平台去切多个下游应用。然而现实的真相是——创业公司没有平台型公司。

打造平台型公司,前期需要花大量资金和时间去打磨技术平台。平台的一个一个下游应用场景,其实都是新的赛道,可能客户类型都不一样,团队、渠道、商业模式,都无法复用。

我在前面一篇《中国新兴技术平台公司遇到了什么问题?》提到过一级市场上的平台型公司,比如AI制药平台、合成生物学平台、实验室自动化平台,多少都面临这也的困境。在资本获取成本低的时候可以铺开,但在寒冬下,资本获取成本高昂,最好战略收缩,做长自己的长板。

创业公司打算开展新的业务,不妨计算下新业务在技术、团队、渠道、客户类型、产品周期、商业模式,是否能做到80%以上的复用率,再来做决定。

02 降低技术的成本

关注技术的成本,科研用户可能对技术的前沿性而买单(但是通常支付能力很有限),但是绝大多数客户不会为技术的前沿性本身而支付溢价。

创业公司尽可能用新技术去降低现有市场的成本,而不是用高价格技术去切新兴市场。前者更适合中国市场,而后者则更适合美国市场。

市场是具有滞后性的。市场不是一个抽象的词汇,而是很具体的行为组合。这些行为包括:已经养成的使用习惯、今年的预算不够、没有时间了解新技术、有其他项目已经安排上了。诸如此类的一系列行为,导致新技术被接受的周期被一点一点拉长。

创业公司尽可能用新的技术/工艺来降本增效,替代旧产品,以满足现有存量市场的需求。再逐渐教育/开发增量市场。可能有人会责问,你这不是劝人去卷吗?我觉得,如果现有市场存在合理的降本增效空间,确实值得卷。人类历史上伟大的产品都是卷出来的。说得有点绝对,但是是这个意思。

03 控制团队规模

创业公司团队的扩张一定不要快于业务的扩张。创业公司融资额在1个亿人民币,团队不应该超过50人;融资额在1亿美元,团队不应该超过200人。创业公司在没有一个产品实现规模化销售之前,应该保持精简的团队规模,尤其谨慎招聘过多高级管理人员。在创业公司,反复地开会探讨可能并不是最重要的,出数据才是王道。Just do it。

尤其硬科技创业公司,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周期本身就很长。从技术研发、产品基本成型,到种子用户确立、产品量产、销售渠道搭建、客户反馈、产品升级,整个流程走下来,可能两三年就过去了。这放在过去TMT行业的节奏,可能只需要6个月。中间这个两三年时间是极其难熬的,尤其是在资本获取成本变得高昂的时候,而资本市场总是上上下下。

几乎没有一家创业公司一下子就找准自己的定位,通常需要不断地小步试错和快速迭代。保持一个精简的团队,可以以较低的成本排除错误选项。创业公司如果前期就吸引了很多牛人,但发展1-2年发现要转型,把不合适的牛人请走,对公司伤害很大。

04 小创新可能就能赢得客户

创新无处不在,这句话是德鲁克说的。德鲁克觉得,在任何行业,不管是传统的还是前沿的,不管是科技的还是服务业,都可以有大量创新。我以前不以为意,觉得要做创新就应该去前沿的科技公司。

但很多商业事实告诉我们,通过一些微小的创新,使得新产品更加美观、更加容易使用、更符合政策等等,尽管每个行业属性不同,对这些问题都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。但这些答案,需要创业者去跟客户的探讨中才能找到。

比如,插线板领域,公牛是行业老大。但小米成功地闯了进去。一个普普通通的插线板,有什么创新可言,为什么一个做手机的小米还有机会?小米发现用户需要把插线板放在桌子上来给手机充电。于是他们只是做了一点很小的创新,他们把插线板做得小一点、外形美观一点、加三个USB接口,用户就选择了小米插线板。现在几乎所有的插线板都是长这个样子。

05 瞄准一个自己能长大的小市场

彼得蒂尔在《从0到1》中表示,创业公司一定要瞄准一个小市场。但小市场往往意味着新市场,新市场就意味着要做市场教育。靠创业公司去奶大一个新兴市场,所消耗的资金是巨大的。而且还可能撑不到最后,被别人摘取了胜利的果实。

创业公司找准一个小市场切入没错,但最好这个市场自己正在长大。最好有人正在教育这个市场。这可能有两种情况:第一种是政策性的,即政府在引导和投入研究经费到这个行业,比如新能源汽车;第二种是商业性的,比如有国外成熟企业正在国内教育市场。

创业公司最好是借势而行。一个小市场,风口还未形成,势已起。这可能是最有利的情形。行业没势头,创业公司独木难支;风口已经形成,小公司已经来不及。(PS:这仅仅指草根创业者,行业大佬下场还是可以追风口创业。)

06 干湿结合,收入哪里来

干湿结合的(或者BT&IT结合的)创业公司,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新的组织型态,以前没有出现过,至少没有成规模出现过。在这之前,biotech公司可能80%以上都是医药背景相关;基因组数据库公司可能80%是生信和软件背景相关。

今天,市场上有大量这样一群交叉学科公司,团队配置上,干湿比大概在1:2,比如AI制药公司。但目前鲜有公司能够真正做到干湿融合,更可能是干湿结合。从商业化的角度来说,硬科技行业很难通过干实验部分卖软件(或者SaaS)来收费,或者费用很小。大部分硬科技公司营收大头还是来源于湿实验服务,或者卖设备。

所以,目前干湿结合的公司,做营收大致有两种方式:

以AI引流,通过湿实验服务做营收;
以AI引流,通过卖设备仪器做营收;

如果确定了这样做营收的模式,这将会决定公司的团队配置、组织形态、资源分配、对外形象工程、客户优先级、渠道搭建等一系列制度和管理上的安排。

07 产品开发,以终为始

经常有人会说,你们这个技术谁谁谁也能做。其实我越来越发现,技术上的单点突破,并不能保证做成一个产品。除了性能,产品的价格、稳定性、易用性、美观度,都是在技术研发的时候就要考虑进去的因素。

以前我关心技术上怎么做出来,现在更多关心的是团队的配置、技术的成本、产品的形态、客户类型、付费能力和方式、渠道怎么搭建、利润率是多少。做产品是个系统性工程,以终为始地去设计和开发产品。因为产品销售,在技术研发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。

08 悲观者正确,乐观者前行

就像1993年-1995年美国经历的第一次生物科技资本寒冬一样,寒冬终将会过去。那些在寒冬中最对了一项或者几项(不管是融资、产品、商业化、团队管理、节奏)做对了的公司,将成为下一次牛市的中坚力量。而做错了一项,可能就熬不过这个冬天。

但非洲大陆上经历漫长的旱季后,雨季总是会如约而来。